シャロン

2022 年度书影音作品观赏总结

Time published:

  • 同一分类下按观赏时间排序,不打分
  • 标题中文:阅读中文版/参考中文字幕
  • 标题英文:阅读英文版/参考英文字幕

Her Body and Other Parties

被人推荐的女性主义短篇小说集,据说是某年的星云奖提名。可能我心思不够细腻,绝大部分篇章除了小黄文根本没看懂想表达什么,想破了脑袋都读不懂。我能看懂的只有:其一,在各种恐怖民谣的衬托下作者成功营造了一种「女性独特视角下的恐怖与压抑氛围」,看的时候不免心惊肉跳;其二,世界观被故意塑造得非常荒谬,但实质上都与女性的身体和性相关。

第一篇小说 The Husband Stitch 最为著名,隐喻也非常明确,算是整本书里大众接受度最高的一篇。虽然是在疫情前出版的,第二篇小说 Inventory 却是以大流行为背景的第一人称群像记录,疫情时代读这种题材颇为有趣,也是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篇。

不过虽然没有看懂,但一些非常碎片化的、意识流的情节和描写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读完后的几个月内偶尔根据情景闪现到我的脑海里,可能这就是文艺作品的魔力吧。

美国反对美国

这书算起来也算是有三十个年头了,那个时候日本还没泡沫经济,中国还没崛起,这书的内容本身可能没有作者后来的经历更精彩——89 年前后能去美国的不少都跑了,而国师却认认真真地实地考察,然后回来写了这本书,定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

首先,作为一个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不想对这书的质量妄加评判,更何况这本身也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科普书,尽可能取材宽泛、但不求深度。让我惊讶的是,虽然屁股决定脑袋,但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种非常爹味或者党味的印象,对于每个章节,都会先描述现象(毕竟当时国内大多数人对美国了解甚少),然后指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时也会提出一些隐患,但总的来说没有什么现在看来非常精彩的洞见(虽然都算合理)。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引人入胜的上东区八卦,虽然穿插了一些比较学术的人类学观点,但不属于那个圈子的我读下来并不觉得有什么深度,只感觉「这女的怕不是魔怔了吧」。不过娱乐效果满分,当飞机读物很合适。

扫地出门: 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有些年头的纪实文学,关注了几组贫民窟里的租户,记录她们的苦难生活——用女字旁的她是因为受访的人里面大多是黑人女性,贫民窟里不少黑人男性日常在监狱里呆着,所以有住房需求的就是那些带着(爹在监狱的)孩子的黑人女性了。欠房租水电费被驱逐、无家可归去福利机构、上顿不接下顿对她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当然地觉得这些烂房子的房租很便宜,其实不然,从数据来说(虽然这本书不是最近出的),黑人贫民窟的房租也就比白人社区的房租便宜了一两百块。首先,先不提可能的隐形种族歧视,由于很多租这些房子的人都曾经留下过驱逐记录,甚至不乏有犯罪前科,所以她们很难通过其他更好社区房东的背景调查,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租不起性价比高的房子,就越容易拖欠房租被驱逐,就越是因为通不过背景调查所以没法租好房子。其次,把几乎全部补助金或工资用来交房租就会交不起电费——这驱使她们非法拉线偷电,被电力公司发现之后不仅会被驱逐,甚至房东也要花上一大笔维修费用,房东的应对方案就是提高房价来维持成本。最后,因为她们的钱都用来交房租了,所以生活质量非常差,从小处说,导致人们不想好好经营生活,维护房间的可用性,房东需要为没保护好的设施掏钱整修,最后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房租更贵了;从大处说,她们只是想把当前所处的社区当成一个「走出困境就离开」的临时落脚点,没有丝毫的社区归属感,所以也不会维护当地社区的环境和治安。作者最后也呼吁,一昧指责房东暴利贪心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由政府出头扩大租房福利,帮助这些人走出恶性循环。

我还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其他家庭成员多是普通工薪阶层或者农民、以及那些曾经拥有过体面工作的人,回归正轨的难度要远低于往上数好几代都居无定所、系统性贫困的人们;有些人拿到社会补助金之后倾向于挥霍(比如把一个月发一次的粮食券全部用来买龙虾)而不是储蓄,原因是当储蓄到达一定水平时,政府会减少对其补助,这让这群人觉得与其把钱存起来不如全花了。

Transcend: Nine Steps to Living Well Forever

整本书都有向老年人卖课推销的嫌疑,但还在我可接受范围内。作为一个二十出头、正当壮年没有任何严重疾病的人类,略过了许多内容,因为谁知道以后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所以现在推荐五六十岁老年人做的检查未必适用于那时的我。不过因为家里有一级亲属癌症史,癌症相关的我倒是认真看了,如果有钱了可以去做致病基因筛查。我看这本书主要是想对西方保健养生有一个总体上的了解,该领域的书应该都大同小异,大家可以挑喜欢的去看。

一个乐观主义者在美国

我算是卡尔维诺的粉丝,很多作品我都强烈安利,但这是第一次读他的游记。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来美国旅游的中规中矩游记——观察当地风土民情,进行一些知识分子式的思考,本书前半部分也都是这样的内容。我作为一个比他晚到美国五六十年的人,对他的观察,不管是表面上的还是深层次的,都有不少赞同的地方。意大利人对于年轻女孩的喜爱、以及对于女性群体的观察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哦对了,我还被他安利了萨凡纳,虽然还没有机会去(其实就是太宅了)。

但游记的后半部分,随着他来到美国南方,画风逐渐变得光怪陆离并且有趣了起来——在新奥尔良的酒吧被宰,与马丁路德金会面并旁观学生运动,甚至拜访不同立场的人并试图隐瞒自己的日程表,堪称卡尔维诺的奇妙美国历险。(不过纽约果然是这些搞文学创作的人的心头好啊 233)

无后为大

事先声明,我不是丁克,所以看这本书并非是想要试图合理化自己的选择;不过比起推荐给丁克人士,我更觉得这书应该给有传宗接代意愿的人们看,并反思自己选择这条道路会遇到什么坑。当然这作者私货挺多,一股子 2010 年前后的那种公知味儿。一方面我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人都看不下去他的美吹了,另一方面竟然莫名其妙怀念起那个可以随便夸美国还不会被网暴的时代……

Tokyo Vernacular

太学术了,没怎么读懂,放在这里凑数。

饱食穷民

和「妻子们的思秋期」一起看的。在各个维度上拿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比对当前的中国已经完全不是什么新颖的题材了,也正因如此,这本书明明出版几十年了,最近又被中国翻译出版了一遍。书籍的内容就是经常被拿来比对的那些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乱象:过劳、年轻人涌入超级大城市、消费主义和贷款购物、科技公司员工“人情味”的丧失(作者用「技术应激」来描述这一现象),以及厌食症(女性多发)。

读第二部分「技术应激」时我有些不快,尤其是看到那位「爱好像小孩」、愿意收集小卡片看和动画片、也不去谈恋爱的工程师,我满脑子都是「别骂了别骂了」。但刨除个人好恶,作者的总结也令我反思:追求严谨和逻辑、宁可使用科技来丰富自己的体验不是面对现实中的人情冷暖这些「技术应激」的常见特质,本来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好的,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人格未免有点贫瘠。写到这里,我意识到已经很久没给别人挑选并送过礼物了,有人送我小礼物和手写卡片我也丢在柜子里面,既没有使用也没有回礼,我将这归结于我看穿了消费主义的阴谋(书中第一部分也有提及)。但作者的鞭笞让我意识到这想法太过机械化了,礼品应投入心血而非金钱,然而我却拒绝丰富这方面的体验,2023 年要改(

被讨厌的勇气

我发现日本人很擅长用很简单的方式解释很多东西,表现形式可以是对话、漫画、口诀一般的小标题,而讲解内容从哲学到线性代数到演说技能无所不包,这本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读哲学类的书籍是真的头大,完全读不下去,但这本书算是我能读完的那种(虽然读完了也不知道怎么总结,也许会偶尔再刷一遍)。之前看一席有个演讲者提到过其实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其实在几十年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而阿德勒哲学更加激进一点,几乎否定了原生家庭阴影对人格的影响。我的意见是,暂且不论原生家庭以及过去阴影的影响到底大不大,反正既定的过去不管如何复盘都 100%不能改变,那么为什么不试一下从阿德勒的角度思考,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呢 w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不愧是比尔盖茨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本人母语非英语也不是文科生,和我 2022 试图阅读的个别英文书籍相比完全不晦涩难懂(太难读不下去的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书单里吧),例证也丰满,虽是非虚构但也能做到引人入胜,和论证的衔接也很自然,没有说教之感。

整部书的核心观点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发现不论哪个领域、个人还是集体,创新和自我实现未必是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简明路径,多进行没有明确目的的探索和实验、提高认知的广度不是无用功,甚至可能决定个体和组织能否在特定领域拔尖。哪怕是以专精闻名的体育和音乐,其顶尖选手也往往在早期广博地探索各种运动/乐器,并且将开始纯粹技巧性训练的时间延后。相同的现象也出现在棋类运动、音乐、绘画、游戏开发、科研、救援队……甚至企业文化也需要多样性。顺便一提,作者本人也是环境学读到研究生之后才转了传媒。

当然,说到最后,上述行为的驱动往往是开放的心态,文中受访的一位优秀森林野火消防队队长说,他认为领导力不应该是 decision making 而是 sense making —— 怀着 decision making 心态的人认为决定是自己所有的,因此要为其辩护,而有着 sense making 心态的人会更加认真聆听来自质疑者的说法,这种心态对于一个需要集体智慧的团体来说尤其重要。从更宽泛的角度讲,这本书也解释了也许为什么一些大型组织乃至国家针对特定目标的计划往往不能如愿,一位科研工作者在书中提到,历史上的诸多伟大发明往往基于其他毫无关系甚至并不起眼的发现,一个宣布将全部人力用来研究阿兹海默的国家大概率要失败,毕竟谁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源于黄瓜中的一片折叠错误的蛋白呢?国家会给黄瓜的研究批经费吗?

电影

Jai Bhim (2021)

一部被剧透后才看的片子。不过这部片子的剧情没有什么跌宕起伏,豆瓣上的一句话描述就概括了全部内容。我猜测导演没怎么改原本的事件,没有为了引人入胜拍成悬疑剧。悬疑剧当然没有必要,或者说简单的案情反而让讽刺效果拉满——大部分人当事人都觉得,应付贱民还需要用计谋?只是没想到来了个大城市的牛逼律师,步步紧逼下只好跟在后面亡羊补牢,所以整个案件似乎不够「整洁」。

豆瓣有文青评论说主角太光伟正了,不够丰满,这就是部爽片云云。但考虑到更广泛的受众,要知道后面还有黑幕,估计就弃了(豆瓣文青像我一样,喜欢看 Netflix 这种大厂整的剧情门槛高的大制作,并且愿意为文艺作品付费,但这片子不属于这个范畴)。爱看爽片是刻在人基因里的天性,再加上这本来也是真实故事改编,总不能强行说人家律师坏话吧 233

还有人评论「看看印度都能拍出来但中国就不敢拍冤假错案」,然后一堆人就开始你一个「恨国」我一个「粉红」骂了起来。我悲观地觉得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文化输出不会顺利,甚至大概率连印度都比不上(外加印度有英语 buff,中国有 GFW debuff),但真要说现实类的片子,像「人民的名义」和「沉默的真相」之类的还是有的,争论中印两国哪个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没必要,但遇到事情层层上访寻求帮助这种人治社会的常见场景,倒是挺熟悉的。

除了看豆瓣,外网的评论也可以稍作了解。翻了一下 Amazon Prime Video 的评论,有一个一星(可能是印度人吧)认为在现今的印度抨击种姓制度的人不怀好意,往往用来诋毁印度教教徒,或者拉占人口五分之一的贱民(以及关注贱民人权问题的人)的选票。听上去有点类似抨击 BLM 的一些论调,我不做评价,纯粹分享一下之前没见过的观点。

当然,作为一个对印度历史了解甚少的人来说,可能很多片中的信息都没有捕捉到,比如 Jai Bhim 这个片名来源,还有一个细节是律师买鞋给母女穿(贱民是不能穿鞋的),所以也不妄加评判了,毕竟我这种的,除了庆祝一下正义万岁之外也就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了……

The Batman (2022)

虽然听上去像是村通网……这是我第一次看 IMAX 电影,之前也没看过诺兰的「蝙蝠侠」,本来的预期就是动作类爽片,结果开场有点懵,这咋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我就下结论了——这是部文艺片。高楼、霓虹灯与哥特式建筑交织的城市,几乎所有故事都发生在仿佛永远下着连绵的雨的夜晚,忧郁的首富公子哥带着花了一半的烟熏妆,在高耸的复古建筑低声念着日记,然后此时背景音乐 Something in the Way 响起……草,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反正就是那个意思,非常不美国大片——首先很多情节都是在英国拍的,主演也是个英国人,整个大背景就没有美国城市那种暴发户气质;然后主角既没有超能力也没有用过他的钞能力,除了戴了个蝙蝠小帽帽,干的事和普通侦探片主角差不多,剧情也和普通侦探片差不多;最后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体现蝙蝠侠初出茅庐,一路就像个老黄牛,反派指哪他就打哪,警察随叫他就随到,还因为生活过于养尊处优没有发现反派留下来的线索而被其疯狂嘲讽,英国的福尔摩斯都比他有主观能动性。全剧印象最深刻的话竟然出自反派之口:「你爸妈一死多少人都在说这孤儿也太可怜了,可你住着大房子在上面俯瞰所有人,真正的孤儿连饭都吃不饱还要跟老鼠斗,你蝙蝠侠可怜个屁。」

不过总体来说,这次 IMAX 观影体验非常不错,不单纯是因为炸裂式的动作在大屏幕上看着爽,而是看精美文艺画面的那种爽。开头有种低配「守望者」的味道,但主题剧情就是平稳落地的侦探推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我还是想灵魂发问:主角和猫女怎么就莫名奇妙亲上去了?当朋友不好吗?非得尬谈恋爱?

一些零碎的吐槽(轻微剧透):

反派几个炸弹竟然就能让整个城市发洪水直接瘫痪——可能哥谭的基建和纽约一个水平吧

结尾和猫女飙车,怎么突然就停下来了——哦,并进主路之前要 fully stop 并观察左右,原来超级英雄偶尔也会遵守交规啊

Dune (2021)

白嫖学校的放映活动。我太弱了,整部电影看下来顶多看明白了 10%,回去又看了至少一个小时的解说才明白在讲什么。我可以理解很多人为什么会不喜欢「沙丘」——说是科幻片,却和别的科幻不一样,整个氛围搞得和一千年前似的(虽然设定上是和「自新世界」类似,被高科技反噬之后人类决定回归本源),非常玄幻,剧情也靠政治斗争推进。是如果是原著小说的话,我可能会很乐意去读吧,但这个电影对没有接触过原作的人来说太不友好,很多设定确实非常独特有心,但在没有前情提要的情况下,反而让人搞不懂。最后,赞达亚和甜茶都真好看啊^q^

Home Alone 2 (1992)

窝在家里看看挺有意思的,看完唯一的后遗症是一听到佛罗里达脑子里就是深夜暴雨被困度假村,只想继续待在纽约了……

Chungking Express (1994)

王家卫经典作品,标签应该是都市/爱情(提起这个标签满脑子只有回家的诱惑)。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的,看完之后心情很好,满脑子都是 California Dreamin 的旋律 w

这片子太出名,不献丑解析了,整部电影由两个小故事组成,一半阴雨连绵一半阳光灿烂。据说王家卫本来的计划是拍三个故事,所以就有了之后的「堕落天使」,这部是我好多年看看过的,但我还是更喜欢「重庆森林」,每个故事里的女孩子都是上世纪的经典港风美人(林青霞李嘉欣刘嘉玲 etc),但王菲太有灵气了,画风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Cashback (2006)

我不确定这是 B 级片还是文艺片,男主从头到尾都是一副闷骚敏感又文艺的样子,然而除了男主之外的所有男性角色都满脑子黄色废料却又笑点满满(可以做成很多梗图)。故事的展开堪称本子剧情——男主和女朋友分手之后睡不着觉,只能在商店干夜班,触发了时停能力的他,没有选择拯救世界,反而将手伸向了逛超市的妹子们的衣服……哦,然后他把妹子们衣服脱了开始画人体写生,堂堂美大生怎么可能像我等凡夫俗子一样龌龊。整部片感觉就是导演的一些闷骚妄想,男女主的爱情套路很俗,比较戳我的是剧里的诸位搞笑角色,当作限制级的搞笑片看还挺有趣的。

电视剧

过保护的加穗子

被国内营销成恋爱剧的家庭喜剧。目测不少人把这剧当爱情片看的,到后期看到一堆婆婆妈妈的家长里短看不下去了。我认为这剧作为家庭喜剧是够格的(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点?),就是那种「明明很狗血但又觉得好真实、甚至可以看到家里很多亲戚的影子」的剧。三代人里面,长辈明显是女方操了一辈子心,男方至死是宝宝的组合;父母辈里有什么事情都要亲自指挥的长女、被宠爱的幺女,还有身体不好所以不着急嫁人的次女;小辈里则是有才华但免不了精致利己的「凤凰女」、从小被全家人宠大的傻白甜。虽然会有点「咦,会不会有点太脸谱化了」以及「咦,会不会有点太狗血了」的感觉,但总体来说是一部可以推到亲戚群里、甚至长辈们会看得津津有味、还跟你进行人物点评并找出家里类似角色的那种合家欢喜剧。

可能有人问我为啥上面提到的都是女性角色,其实这剧最让我惊喜的点就是——旁白解说人员是爸爸。众所周知大部分东亚传统剧集里父母辈的正面男性角色都有「父爱如山」的特质,也就是说总是忙着赚钱养家还很沉默。但这部剧里的爸爸却是一位「很想要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但又碍于传统男性角色的人设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疯狂碎碎念」的角色,爆发之后的「我是取款机吗」的吐槽更是非常精准 233

最后说说女主和男主吧,我觉得这个是个家庭片,所以其实男女主反而不是重点了。日剧的尿性就是女主再可爱或者男主再帅都有性格上的硬伤,所以很少有十全十美。女主再可爱也是个妈宝女,但你不能否认她确实非常治愈有小天使的性格,而且你更不能指望十集电视剧演完她就能够独当一面变成什么商社精英之类的,人家照样要啃老,而且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男主再帅再吃苦耐劳再直爽也掩饰不了他不仅穷还心气高不接地气,女主她妈反驳的每一点都是 valid concern,说白了就是倒插门女婿,虽然品行没问题、没有琼瑶剧「梅花三弄之水云间」的男主那么渣得理直气壮,但我确实仿仿佛佛觉得他们有共同之处……当然,我吐槽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挺喜欢这对小夫妻的,很多性格往往是一体两面,有优点也有缺点,能够把这些优缺点都展现出来,反而觉得更(狗)加(粮)真(更)实(香)了。Ito 酱一直被人骂,但我觉得其实她这个角色就是个用来和男主对照的工具人,有需要就被编剧拉出来,确实不讨喜。

对你上头了

标题看似玛丽苏但其实就是男子高中生的沙雕日常。咱看过漫画原作,和山やま的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基本上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很平淡的日常但就是很好笑」的感觉(而且明明出道没多久每部作品都能在「这本漫画真厉害」上名列前茅)。真人版对剧情改动不大,只是将短篇集里的两个不同世界观串了起来。这种日常系漫画改编不难,成本也极低,但导演发挥远超我的预想,适合下饭。

话说回来,从「这本漫画真厉害」的榜单变迁也可以看出日本二次元发展的一些趋势。如果说男性榜单的「链锯人」是对宏大叙事与少年漫努力友情胜利的嘲弄,那么和山やま的作品可能就是对传统女性向漫画的浪漫叙事与一波三折动人心弦的感情线的反叛了。正如林桑所说的,「做这种无用功其实……不也挺好吗,这能让我感觉到原来自己的时间充裕到可以做无用功,想想就觉得心情很好。」

Dopesick

中文译名叫「成瘾剂量」,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小人物对抗大资本的哀歌,有点像 2015 年的电影「聚焦」。

不建议用它来打发时间,首先整部剧的基调都偏严肃,像是个纪录片;其次故事的时间线拉得很长,并且经常使用插叙的手法,在时间线上跳来跳去,但透过不同势力、大小人物的视角,还原了普度药业推行高成瘾性的阿片类药物的起源经过结果;最重要的是,这不是一部利用心理学技巧吸引观众看下去的作品,在开头就大胆呈现凄凉终局,所以 Betsy 刚出场的时候我就想弃剧了,明知道一个无辜的女孩子终将要被毒瘾摧毁,却还要耐着性子再看五六集,过于心疼。

医生(虚构角色)和「Jai Bhim」中的律师相比描写更加真实,更像是会出现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他也会被药厂用人性的弱点(金钱、美色)所利用,他也曾禁不住毒瘾落向深渊,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花甲之年仍有着从低谷爬出来的毅力,并且乐意再帮别人搭把手。

胜者即正义

终于去看了知名的李狗嗨,符合我印象中的日剧范式,并在范式内有所创新达到较高水准,严肃的取材也能做到轻松下饭。个人不太喜欢第二部中羽生的人物设置(不是性格),和第一部的三木相比显得太过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