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博文是我 2021-2022 学年度的年度总结,如标题所示,在美国乡村生活了四年、几乎忘记住在城里是啥感觉了的我去了大城市纽约,可以说是潦草地度过了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活。不论是让人爱还是让人恨,和村里相比,纽约市确实是一个值得拿出来聊的地方。正因如此,今年的年度总结与其说是讨论我个体的发展,不如说是分享一下我这一年的居住体验。
喧闹的巨兽
报道的第一天,我是崩溃的,很久没见到这么多活着的人了——排长队是没钱纽约客的日常,不管是在学校快递室和食堂,还是在外面超市餐馆咖啡馆,前面总是数不清的人。所以我这一年对「网红」的活动和店铺敬而远之,毕竟在网上出名,去了就要排长到离谱的队。
另一个村里人适应不了的是吵——住村里就意味着一天 99%的时间里除了邻居家的狗叫和树林里的鸟叫之外都听不到什么声音。然而在纽约,哪怕我住在宿舍楼第 16 层,还是能听见楼下的汽车喇叭声、直线距离不到 30 米的某个小学位于楼顶的运动场传来的小孩子的嬉笑打闹声。连上西区都是这个样子,中城下城我就不敢想象了。即使是恰好没有人在楼下开派对小孩也都被父母接走了的深夜,我也能够感受到有什么声音,它似远似近,像心跳也像机器的轰鸣。Maria Machado 在不好意思我根本没有读懂的 Especially Heinous 里写「她触碰人行道时,感受到了呼吸和心跳,她知道纽约骑在一头巨兽之上」,对此我感同身受,有的时候睡前躺床上的时候忍不住会想:妈的,这城市地下是不是有个活物在大喘气。